初讀魯迅

讀魯迅的作品我總覺得害怕,特別是他的小說,總有許多解不開的難題,即便你讀了李歐梵教授精闢的研究專著《鐵屋裡的吶喊》,就算你明白了魯迅所述的中國人的劣根性,你依然無法解讀魯迅在小說中的憂愁。

初讀魯迅那年我才十六歲,有一段時間常捧著口袋版的《吶喊》躲在去音樂室的樓梯上或後球場默讀。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是<一件小事>——小說裡的雪地、拉車的人力車夫、S門、被撞倒又被認為是裝腔作勢的老婦,多少年過去了?它們依舊生動。

魯迅的作品,陳西瀅說小說最好。然而我覺得魯迅的散文最好。近日抽空將《朝花夕拾》拿出來讀了一遍,這是繼我去年讀完魯迅全集之後,再次讀他所寫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內的文章都集中寫魯迅童年的故事,雖說行文裡偶爾會揶揄他的敵人,卻不損魯迅在緬懷舊事時,溫和溫馨的一面。

“朝花夕拾”的意思,就彷如黛玉葬花,追不回的記憶,討不回的生命,只能用文辭的敘述,盡量讓它變得更美。唯獨魯迅寫他父親的病時,讀起來彷彿是一場魯迅一家人被庸醫騙得團團轉的鬧劇!到結束時,魯迅的父親終於斷氣了,然而氣氛竟不是哀傷的,反而是讓周圍的人鬆了口氣。

獨中高三的華文課本,倘若沒記錯,好像收了《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一文。當年老師上<藤野先生>時,我並未仔細聆聽,只記得篇名,縱然讀全集時讀過這篇,但也未加以注意,倒是這回細讀了一遍。<藤野先生>這篇散文可說體現了魯迅年輕時,心境轉變的文章,除了寫對恩師藤野嚴九郎的感念,亦道出當時中國留日學生感時憂國的精神。

陳芳明曾在散文集《昨夜雪深幾許》里寫過,當他在閱讀鍾理和的時候,“鍾理和領導我去閱讀魯迅” 。讀到此段,我停下來思索,試問當今中文文學界有誰不曾直接或間接受過魯迅的影響?我不敢說魯迅偉大,但在文學的貢獻和影響上,目前為止,確實無人能及。 Read More!

我們的距離:讀宇文正《台北卡農》

身居城市總讓我覺得孤獨,即使每夜有節目,外出同熟悉的友人或陌生人交往,但總是無法讓我融入城市的繁華裡頭。有時我會覺得住在城市里的人是寂寞的,從高樓看向過於接近的天,因光害而失去了的星海,擦肩總是匆匆。

我是初次讀宇文正的小說。她給我的感覺,正如陳芳明所說的: “宇文正的筆非常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不突發奇想,敘事節奏帶著一股淡淡的悲哀氣味。”《台北卡農》是聯合文學在2008年出版的,準確一點來說,它是本文藝愛情故事。然它與文藝愛情的不同之處,在於宇文正不打算把愛情寫得完美。這本集子里大部份的小說,所謂的“愛情”許多都是離情。離別和錯過是《台北卡農》的基調,接著是病痛和傷亡。

宇文正用散文的筆法,言簡意賅的把故事勾勒出來。比較讓我震撼的是宇文正在處理時間、空間的高超技巧,邊讀邊被宇文正的筆帶到不同的時空,有時是主角年幼時的場景,有時是未來,更多的是無助無奈的現在。除此之外,宇文正的人物設置,有時可以出現十個人以上。興許你會覺得,短篇出現那麼多人會不會混亂了些呢?

在我而言,《台北卡農》里的十四篇小說出現的各種人物,不但沒有讓人感到混亂,反而當你越讀越後的時候,會逐漸拼湊出宇文正想要呈現的台北城——他們在地下鐵、咖啡館、中正紀念堂、社區警衛社、便利商店、某座公寓里的電梯、寵物店這些地方出現,然後發生故事。

讀這本書你能發現,宇文正在小說里說了許多奇幻的夢想。好比《電梯》裡頭說到一群小朋友所迷信的拜死魚行動,以為拜了死魚成績、人緣可變好,爸媽不用離婚。陳芳明說宇文正在小說里不突發奇想,然這篇《電梯》宇文正倒是“奇想”了,她讓電梯成為能在不同時空中穿行的穿梭機,有點像小叮噹。

先前說過《台北卡農》的基調是離別和錯過,其中《地下鐵》、《音樂教室》、《美體小鋪》這幾篇說的都是離別的故事——夫妻或情侶要分手或離婚;比較讓人覺得悲哀的要數《音樂教室》這篇。宇文正透過兩個小女孩和鋼琴教師的互動,把兩個雙生女不想分離的哀愁書寫出來。

故事中兩個女孩的父母都已離婚,大姐跟父親,小妹跟母親,父母都想再婚。姊妹相見的方式是在個別練完琴之後,緊緊的抱著鋼琴老師,當妹妹或姊姊來的時候,女孩抱著鋼琴教師,仿佛這樣就能親近擁抱著姊姊或妹妹的身體似的。

離婚這個主題幾乎占了大半本的篇幅,這些離了婚的父母,雖然給了孩子最好的享受和教育,但卻忽略了孩子內心的需求。我在想宇文正是不是想透過小說來控訴一座城市對親情的漠視和無情冷酷呢?我這樣想也許是多餘的,然而宇文正描述的台北城,給我的感覺是:“台北是一座不怎麼溫暖的城市!”

其中《美體小鋪》這篇有意無意的告訴讀者,那些出現在小說中的各種人物,他們都是經歷各種傷痛的人。當他們到“美體小鋪”找一位叫菲比的美容師做美容的時候,他們的家常閒話都是在投訴各種不幸和困難。菲比知道所有人的故事,但鮮少人曉得她的故事。直到後來,菲比過度勞累,暈倒了,差些燒了自己的“美體小鋪”於是菲比的單親身份被公開了(其實她也無隱瞞),當菲比的顧客曉得菲比的遭遇,顧客倒是發揮了互相幫助的精神,協助菲比重新辦起被燒毀了一半的“美體小鋪”。

《台北卡農》如果跳躍著讀,是讀者的損失。你必須一篇篇順著秩序讀下去,別以為它是短篇小說,當你讀完,你會發現宇文正早有預謀,想要把集子里長短不一的短篇小說,串聯起來,將之變成一個中篇小說。同樣的人物,穿梭在不同的小說中。然而,讓我更為欣賞宇文正的地方除了其處理時空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宇文正能在小說中,用不同的東西(如古典樂、電話簡訊、香皂、魯迅的小說、鞋子、夾在書攤中的一本小書、黑函等物),穿針引線,帶出一個又一個屬於台北城孤獨的人的故事。有時我們的距離是這樣的靠近,若少了些關鍵的元素,於是我們又被拉遠了。 Read More!

從巨流河到啞口河:讀齊邦媛的巨流河

《巨流河》這本厚厚的書,600多頁,25萬字,濃縮了一個女人的一生。齊邦媛老師的一生,我不知道要用什和去形容,如果說月有陰晴圓缺,陰晴正是她在每段歲月的最佳詮釋,圓缺則是在每段歲月裡遇到的每個人,每件事。讀完《巨流河》內心的情緒蠢蠢欲動,想著是不是該寫一封信到出版社,勞煩他們把它轉交給齊邦媛,告訴她,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心中泉湧著的激動。這裡想著,閱讀的進度便在那裡打住,而我始終沒有這個勇氣,把“理想”成真!

《巨流河》這麼一部大書,八十幾年的歲月全在裡面。生離死別,是構成歷史的基本條件。隨著齊邦媛老師經歷過的每件事情,每當你讀著那些洗練字句排列出來的情節,你彷彿是隨著她的成長而成長,奮鬥。剛開始讀《巨流河》的第一章時,我很不耐煩,不耐煩於近乎瑣碎的家族介紹。

淚水止不住

然而,在我完全進入書中情景時,我發現自己正在齊邦媛的文字裡跟著她從山東逃到西南部,往返於北平、南京和四川、跟著她和她的母親一同招呼那些從東北逃難出來的同鄉或中山中學的學生、聽她描述她的父親齊世英的各種事蹟、跟著她在宿舍的木板床上轉側難免、看她寫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已經認識的人、有時跟著她在“臨時”的武漢大學裡念外文系,羨慕她能遇到除了傳授知識還“教心”的名師。齊邦媛透過筆觸,讓我看見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災難中國”,苦楚和悲情,讀到情深處,淚水是止不住的。

我有很多疑問。我不斷發問,為什麼可避免發生的事情,掌握大權的人卻眼巴巴的讓它發生? !如果每個人都有預知能力,世上的人會不會過得更快樂美好呢?顯然,我的明知故問,肯定會招來別人的噓聲。有誰能對未來發生的事情有把握呢?齊邦媛和那時候許多的知識分子都是如此從一個沒有把握的紛亂時代中,舉步維艱的走來。

張愛玲說過,我們的文明,無論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讀《巨流河》就有這種感覺。時代,巨輪般碾了過去,留下深淺不一的痕跡。有人在巨輪下,有人僥倖存活下來。 《巨流河》中齊邦媛不時提及的,為保衛國土而殉職的張大飛就是一個這樣的烈士。

張大飛的身死是壯懷激烈的,相隔50年後,當齊邦媛去到那塊刻有張大飛的名字、生卒日期、軍銜的碑前,她寫道:“一個立志'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男子,以血肉之身殉國,26 歲的生命濃縮到碑上這一行字裡了。是不是這一塊碑、這一行字,能成為一種靈魂的歸依?”

對晚輩諄諄教誨

《巨流河》寫的是遺失家的痛苦。齊邦媛固然有不少的“國恨”,但對於“家”我以為此才是她寫作此書的基點。我用了8天的時間,細細讀完了它。這書的精彩除了字句的排列猶如詩句的意境般優美,齊邦媛的坦誠,她的祝福與感恩,對人生的泰然處之,以及對晚輩的諄諄教誨是教人感到溫暖的。

當然,這樣一部書,看外表的厚重很容易嚇壞人,翻開內頁,裡面由芬芳的文學語言變化出來的溫柔敦厚讓我想起琦君、楊絳。 《巨流河》最適合讀它之人,並非上了年紀的讀者,而是還未過30的年輕讀者。 《巨流河》在我而言,是本奮鬥之書;它固然有它悲痛之處,固然有它寫得模糊的地方,作為傳記,能寫得用情至深,不虛偽造作者,它是最好的典範,尤其是在中文文學領域中,它更為可貴!

如今又是夜深人寂時,我讀完此書有好幾個小時了。 “巨流河”是齊邦媛東北故鄉的大河也叫“遼河”,書裡頭還提了另一條河,叫“啞口河” 在台灣南端恆春,這兩條看似沒有交彙的河,卻大大的改變了齊邦媛,或者象徵著一道屏障,隔開了中台兩岸的人、事物和感情。齊邦媛的細膩猶若落花,傲骨就似崎嶇峭壁上長出來的松,溫柔就像夜裡映在湖面上的月影,能讀到這樣一本好書,真是不枉此生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