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未來看見希望

高中的時候,我念的是商科。那時對商科沒太多認知,老師說,現在你們念了商科,將來出到社會至少不會餓死!現在想來,只覺得老師的話真是不可思議。

猶記得第一次看到簿記,翻開商業、經濟學課本時,只覺得那是天書,不易懂。尤其是經濟學,根本就是一門很玄的課,老師在台上不斷地問:“你們理解嗎?你們看懂這個曲線圖嗎?”台下的我們,真正懂得的其實沒多少。

直到后來,開始讀商業企管類的書,才逐漸填充老師或許曾說過的商業和經濟概念。

然而,與彼得杜拉克的相遇,則要從書局的特價書區開始說起。

去年在工作上遇到瓶頸,頓時想換換閱讀口味,在書局裡逛著就被杜拉克的《經濟人的末日》給吸引去。什么是“經濟人的末日”呢?不知道。

后來把書買了回家,上網查找才曉得杜拉克來頭不小。英國首相丘吉爾讀了《經濟人的末日》這樣說道:“做什么幾乎都可原諒的作家,因為他不僅有自己的想法,更有激發其他心靈去思考的天賦。”就衝著這么一句話,開始了我閱讀杜拉克的經歷。

讀過幾本杜拉克的書之后,再讀《杜拉克跨世講堂》,其實像是給自己讀杜拉克的幾本大書做註腳。這書的內容主要是收集了杜拉克1943年起至2003年終,在各場合的演講精選。

這本演講集,你可從中讀到杜拉克的看法及預言。而這些預言,不論是世界經濟、人類的未來、資訊時代的到來等,幾乎被杜拉克言中。

不過,這書真正給我帶來的好處,還在于自我能力的管理和對組織的思考。畢竟生存在群體生活中,每個人雖然都是個體,但又都不能脫離組織,而組織的存在,也就要有管理的必要。

這本杜拉克演講集哪些課題最吸引我?翻開手邊的書,仔細回想,我想應該是“知識工作者”以及“知識型社會”。

工業革命大大推進了人類文明的演進,影響了世界經濟、人類對工作的定義,尤其是主顧關係的改變,從農奴制到藍領階級的興起。

二十世紀末,工業發展的萎縮,曾撐起世界經濟命脈的工廠工人,漸漸退出世界經濟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群依靠售賣知識的白領逐步登場。

知識工作者不僅再次改變了經濟社會員工與僱主的關係,更重要的還是個人與組織如何看待“知識”所能帶來的效益。

在我而言,讀杜拉克就像推開一扇過去、現在和未來世界的窗子,他談人類在歷史進程中的自我定義、管理和實踐,更重要的是,杜拉克總是很直接地說,你要如何運用知識去思考去分辨去溝通。

前陣子,跟朋友談起杜拉克,他問我,怎么連財經企管的書也讀了?文學藝術的書讀多了,偶爾來點不一樣的,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再說,杜拉克的著作其實是很學者氣的,雖然人人稱他為管理大師,但我想杜拉克應該更願意當一個哲學家。 Read More!

紅塵自是有情癡

讀完《愛戀蕩漾》許久,我該說些什么呢?這是一本旨在談愛情,旁支大談文學藝術、人生的文集。有時我也真懷疑那些發生在作者身上的情愛故事,到底是真實的呢?抑或只是捏造出來的“文學想像”。

后來與作者聯絡上了,彼此針對文學、寫作和人生作了一番討論,當然我們所談及的都可能是極膚淺的事情,但有時不免在作者的言論中,感覺到他的熱情和認真嚴謹的態度。

類似的感覺在他的《愛戀蕩漾》中滿溢著,他流暢而不造作的文筆,無所保留的坦白,讓我錯以為讀的是李白的詩,飄逸不羈,處處顯露他的才華與才情。

如今,能寫出這般教人愉悅文字的人恐怕不多,若非“我的父親母親”,便是耽溺于過往不可自拔的哀傷情境,再不然就是故作文藝腔的極不自然。

我以為,作文應當流于自然,可雕飾但勿過分,愈是恬淡自然的作品,愈能使人在閱讀上感到愉快。

《愛戀蕩漾》這文集中,郭史光治侃侃而談,旁征博引又不失幽默風趣。我以為作者的詼諧是有一份浪漫詩人的特質,搞怪之余隱隱透露出一絲哀愁;他不似濟慈的陰鬱,但有著他不可磨滅的璀璨,是明亮的也是浪漫抒情的。

在這書的一些篇章中,不難發現郭史光治寫父母親的身影,與時下 總是哀愁的親情書寫所不同的是,光治用了舉重若輕的方式去處理,或嘗試解決父子、母子間隨著年齡漸長所出現的,糾纏不清的親子鴻溝問題。

對于愛戀,我想郭史光治所“師承”的大抵是村上春樹式的戀愛物語吧?那么離奇、親密卻也有著奇譚或幽靈似的壓抑。

在《愛戀蕩漾》諸多篇章裡,談愛情觀的郭史光治,不時發出回不去了的莞爾,是嘲笑也是對逝去的愛情的悼念。

與此同時,我也在他的文字裡找到一種可能是他所設定的“規矩”,舉凡進一步對情愛關係昇華到情慾書寫層面時,他便匆匆結束或一筆帶過。

這樣的處理或許很輕靈,但我到底希望看見郭史光治有不同的闡釋或對情慾的意象創造。

滾滾紅塵,人生所謂情愛在我而言,總有著如歌舞般的輕盈和歡悅。但這歡悅也是短暫浮華的,一旦情愛說盡,露出原始模樣,你我都能坦誠相望而不生厭嗎?

原來奼紫嫣紅,似水流年,郭史光治用青春點燃了愛情的偉大與興衰,並以他的學識去闡釋紅塵中眾多有情有愛分子的執著與那在愛情面前,不由自主產生的愚昧。

在這聒噪、不得安心寫作的年代,猶能覓得像光治這般認真寫作、對待文學的人,少之又少。但願郭史光治寫下去,用他的筆宣說他的“文學正法”、愛人的調情、似水年華的惋惜、對讀者的調皮,還有對親人朋友的自我反思。

然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希望他能如他所鐘愛的羅蘭巴特、米蘭昆德拉、村上春樹那般,不停地對人生人性和人之所以存在的意義,進行深邃的探討與挖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