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的戀人絮語

伍丹農的簡介上寫著:「71歲英國求學,倫敦大學帝國理工航空工程學士、空氣動力學博士、英國皇家航空學會院士,曾參與多項軍事航空科研。一九七三年與筆友『秘密』結婚……」讀到這裡,不禁有要打開潘朵拉盒子的衝動,翻開香港木訥理工男與檳城淳樸姑娘的「兩地書」,就這樣跳躍出來了……

伍丹農。認識的人都叫他老伍,在《寄給與我相同的靈魂》介紹自己時寫道:“我木訥、任性、我安靜不下來。”見到他時,卻不一樣。

今年65歲的他,說起話來有條理又不失風趣,說起自己的愛情故事,就像馬來西亞燙人的天氣,非常熱情。他說,跟陳明月的“一信鐘情”是奇特的!

1966年,情竇初開的少年伍丹農,在同學阿泰的慫恿下,他到雜誌攤買了當時的流行刊物《南國電影》,並在交友欄裡,挑個距離有點遠,但又不能大過自己,也不可太小的女孩當筆友。

伍丹農從上百個女生中,挑選了來自檳城的小莉。幾經構思,書信寫好,寄出后的一個星期,回信的不是小莉,而是愛好寫作、打籃球、旅行以及交換明信片的14歲少女陳明月。

陳明月比伍丹農小一歲,說起這段往事,“當時候我們家的管教很嚴,尤其我爸爸,不太讓我結交其他男孩子。”

為何她又寫信給伍丹農?“小莉是我的鄰居,很好看的人,也有很多男生寫信給她。伍丹農的信是被小莉淘汰的,交給我的好友小娟,小娟又從小莉的許多封信件裡,挑了五封給我。她和我弟鼓勵我勇敢去結交男生,說可以開闊視野。所以我就給那幾個人寫信,有在山打根的、新加坡的、台灣的、以及在香港的伍丹農。”

借用朋友住址
只為收你的來信

伍丹農的家庭和陳明月的家庭在60年代,都算是經濟過得去的家族。尤其伍丹農的母親精明幹練,商業眼光獨到,談到母親他的眼神滿是敬畏,但他結交筆友的事,還是不敢讓母親知道。

這兩個少年通信,都是在隱瞞著父母的情況下進行,為了避免家人看到信件,甚至借朋友或鄰居的地址收信。

“那時候怕啊!怕被爸爸知道,知道就慘了!”明月說。

陳明月寫給丹農的信,就曾被他的母親拆開看過。不過也好在,剛開始當筆友的那幾個月,伍丹農和陳明月對談的內容都非常正經。明月甚至覺得正經過頭了!

“伍丹農寫來的信,談的都是他喜歡的數學、物理,還寄來成績單、作業,我看他成績那麼好,覺得配不上他,很自卑。”接著她調侃地說:“哪有人給別人寄這些東西的?”

除了寄成績單、數理課本,伍丹農也寄過不少東西給陳明月,例如明信片、小禮物,以及引起明月驚恐的十字架。

這個十字架,在伍丹農而言是重要的物件,是外婆金蘭姐妹贈予的禮物,將它送給明月雖不是定情信物,但也有著建立友好關係的期許,明月卻不那麼看待。

“我收到那個十字架嚇壞了!”明月瞪大眼,“那個時候很流行降頭,它寄來的那個東西我一打開來看就心裡毛毛的,很客氣地又退還給他,誰知道他又寄回來給我。我們就你寄來我又退回去了幾次。嚇死我了,好在不是降頭!”

丹農聽到明月這樣說,才解開為何明月當初不願意接受那條十字架項鏈的謎團。

千封書信滿是情
百般精選只求說好故事4

從1966年的第一封信到1973年的最后一封信,7年裡伍丹農和陳明月就通了1200多封信件。通信如此頻密,內容都說什麼?“有各種事情啊,生活的、愛情的、課業的……”伍丹農在出《寄給與我相同的靈魂》時,為考量到不要有太多瑣碎的生活雜事,還特地挑選精彩部分來當故事的引子。

在寫《寄給與我相同的靈魂》的過程中,伍丹農所費心思不少。

此書雛形1984年形成,但寫了兩頁就擱筆。那時候伍丹農和陳明月在英國結婚十年,正為事業打拼,根本沒時間寫東西,回到家已深夜,只想早些入眠。

1992年秋,熱愛古典音樂的伍丹農捲土重來,把和陳明月的筆友愛情故事寫成兩頁摘要,再配上理想的曲目,寄給在英國紅極一時的古典音樂電台“古典情歌”環節。

等待了幾個月,他以為沒機會了,誰料到在1993年1月3日星期天清晨,電話鈴聲將伍丹農一家給吵醒了,“古典情歌”主持人Nick Bailey告訴伍丹農,他投去的故事得了頭獎,也會在當天早上播出。

伍丹農真正寫這本書的年份,是在2006年。這一年,是他和陳明月結緣的40週年,一位在北京的朋友隨口一句“加油”,重燃他寫作此書的火苗。

第一個字是在北京動筆的,寫了十年,不斷修改,終在2016年4月出版。

愛情長路上 有相愛沒有笨蛋

伍丹農不認同“填格子”的愛情,不喜歡愛情裡摻雜過重的物質。他說現在的中國年輕人不懂愛情,“他們要有樓房、汽車、存款,要這個要那個像填格子,愛情不是那些東西,是對彼此信任。”

現在的人離婚太容易了,說到他那一輩的人時:“你看我和明月,我們的朋友幾乎沒有離婚的!”明月的愛情觀就像她說話的方式那般溫柔,“一對戀人要互助互愛才能細水長流。”

在我眼前的這對恩愛夫妻,愛情路上也並非沒有波折。伍丹農17歲那年,被送往英國諸聖公學,香港與檳城的距離已不近,如今還要隔著廣袤海洋才能將寫滿相思的信寄到彼此手中。

諸聖公學時期,伍丹農也不是沒想過要結交別的女孩,但想想還是明月最好。他們每日寫信,為的就是要更快收到對方的消息。

有一件事,是伍丹農無法釋懷的。在去吃午餐的途中,我問明月,還記得叫Norbert的法國男人嗎?

聽到Norbert,伍丹農立刻轉過頭來,眼神凌厲看著明月說:“當年那個法國男人是要騙你的感情!”明月好氣又好笑。

這件發生在1971年的事,牢牢印在伍丹農心中也不是不無道理。他總覺得明月是需要被保護的,在他們的通信中,雖出現過不少追求明月的男生名字,但伍丹農都不把他們放心上。他對自己有自信。

直到明月在檳城牛乾冬街認識的法國男人,出現在他們于1971年5月的信件裡時,伍丹農才強烈感覺到情敵的訊號!

這法國男人對伍丹農有如此強大的威脅嗎?

明月搖搖頭,她對Norbert印象頗好,對方還是倫敦大學的碩士,后來在巴黎大學念漢學,到檳城是考察和學習檳城的地方方言,見對方學習態度誠懇,明月才放下介懷。

在伍丹農而言,不論是採訪當天或書中,他都有許多話要說,他甚至用了“笨蛋”來責備明月。

誰才是笨蛋?愛情路上,沒有絕對的笨蛋。

入學成績換機票
理工男愛給女友打分

在諸聖公學畢業后,伍丹農以優異成績進入倫敦帝國學院。這之前,伍丹農跟母親約定,如果被錄取就讓他到馬來西亞見明月。

與陳明月初識不久,伍丹農就“騙”過陳明月好幾次。 最嚴重一次是騙明月他參加童軍在山中迷失,幾乎找不到,讓陳明月憂心、為他痛哭整個星期,也騙她將自己的聲音錄成卡帶,寄給他。明月細數伍丹農的謊言,邊說邊笑。

伍丹農的馬來西亞行程會不會是場騙局?

最后,母親的確出了飛機票和旅費,讓伍丹農如願地出行,兩人相見也將彼此的初吻給了對方,更確定了他們“老公”“老婆”的地位,同時激起了明月跟隨伍丹農到英國的決心。

理工男伍丹農愛給陳明月打分,對于這件事明月一直搞不太清楚他的意思,伍丹農的解釋是:“我能把任何浪漫和幸福,量化成一堆冷冰冰的數字表達。”

檳城之旅,伍丹農也給明月打分,在家政上陳明月幾乎滿分,唯獨時裝讓伍丹農非常失望,給了45分不及格。

他說:“明月爸媽提議我們去新開的餐廳用餐,她很開心,特別打扮,出現在我眼前時,她穿的是非常鮮艷的時髦裙子、塗眼影、噴香水,還穿上最高的高跟鞋,我看了只覺得十足十夜總會女郎!”

為愛奔向英倫
苦盡迎來美好生活

“她有一排好看的牙齒。”這是伍丹農母親給明月極高評價。

明月是家中獨女,是父親的掌上明珠,但遇見了伍丹農,她要跟隨最愛的人遠走英倫。這件事被提出來時,父親極力反對,甚至出手打了明月。

“你知道有多痛嗎?不是皮膚的痛而是心在痛,我爸爸傷心透了!”為了說服父親,她寫了長達36頁的信給父親,父親沒有直接表明答應,還是給她一千塊錢以及張羅她出國的事情。

抵達英國,丹農和明月吃了不少苦頭。當時的英國社會風氣保守,未婚男女不能同居。有一回明月漏了口風,說自己是丹農的女友,當晚兩人就被房東趕了出來,除了居住問題,甚至還面對斷炊。然而,真正讓他們難忘的是初嘗禁果,懷孕墮胎的事情。

明月不太願意提起這件事,雖然伍丹農寫在書裡了,但當面詢問時,不免看到她臉上不知從何說起的神情。算命先生曾預言他們會有四個孩子,婚后他們誕下了三個子女,的確也應驗預言。

墮胎后,陳明月變得更為敏感,容易受傷。

1973年9月11日,他們在朋友見證下,從筆友身分進入婚姻殿堂,這場婚禮非常簡單,伍丹農甚至忘記了準備結婚戒指。

明月不計較這些,她求的是一個安穩的家。如今,他們也快到隨心所欲的年紀,孩子成長后,明月回到學校繼續升學,考取了人類社會學科的學位,現任職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伍丹農放下戰鬥機的顧問身分,在北京、倫敦、塞維利亞或其他地方游走,開酒吧、學古琴、喝下午茶。

Share this post!

Bookmark and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