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鍵回轉:翁婉君&龔萬輝的音樂生活誌
作者:翁婉君、龔萬輝
出版社:有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5月(初版)
翻開《按鍵回轉》的出版頁,才赫然發現這是2007年的出版品,屈指數來,已經有六七年的歷史了。書是菀君和萬輝到學校來演講時送的,那時候菀君還叫做“婉君”如今換了個字,雖然人是相同的,但總感覺有些地方不一樣了。
這書若我沒記錯的話,全部文章應該都是刊登在《星洲日報》周日特刊的音樂專欄上。那時候我還是中學生,但我并沒有像所謂的“文藝青年”那般,注意著這些與電影、音樂相關的文字,每每翻到只是隨便看看專輯封面或電影海報、劇照之類的,并沒有認真細讀。或者這樣說罷,那時候的我對本土的樂評或影評,都有著極深的偏見,總覺得這些評論還是讀海外的比較好。
然而,此時此刻,我倒是要對自己當時的這番言論和思考予以糾正。特別是讀完《按鍵回轉》的現在。《按鍵回轉》從書名到附送的CD在在都有一種迷幻的,帶有浪漫色彩的朦朧美。封面的朦朧,加以內頁排版以一張CD盒大小的版面,將菀君和萬輝二人對音樂的感想與聯想,統統收入由紙張所形成的CD盒當中,兩者看似陌生沒有交流地訴說著彼此在年少時期、青春時期所聽過的音樂,和對那些音樂人的感想,讀者讀著,情不自禁的也會隨著那些文字,開始想象那些在文章里提到的音樂或者相關歌手、樂團的影像與他們所呈現出來的音樂效果。
花了幾天細讀這些文字,菀君對音樂的闡釋,很多時候都停留在中學時期。比如她常會在文章里提及,中學時候如何如何從誰那里得知了那些歌手或樂團,又或者那些音樂在她生命中的某個低落或開心的時候,竄入她的生命情境中,繼而讓她感動不已或者陶醉。但她也強調,她聆聽音樂只沉醉不耽溺。
相對的,萬輝對音樂的態度,似乎極容易就沉溺其中,甚至對之久久不能忘懷,甚且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會重新聆聽那些樂曲,用一種我以為近似自虐或沉湎于過往的方式,回憶青春時期,那些音樂或音樂人曾經給過他的感動!
撇開這些與音樂相關的事情而言,我以為《按鍵回轉》與其是一本“樂評書”,不如說它更像一本散文隨筆,正如封面所提及的“翁婉君&龔萬輝的音樂生活誌”,這生活誌,寫得平淡如水,但文字又出奇的華麗和濃郁,那些裝載在書中CD盒子框架中的文字,所談的除了音樂,更多時候你可以讀到他們二人之間對生活的某些想法與感慨。當中,萬輝一旦談到那些已然自殺死去的樂手們,他的文字里所散發出來的憂傷與哀愁,情不自禁的讓人陷入一種絕境里,像聆聽一曲簡單木吉他所發出來的旋律,余音裊裊卻也充滿著各種難以釋懷的情緒。
這書前後共分兩Side,Side A談的是東南亞區的音樂,Side B談的多是西方樂團或音樂人。菀君與萬輝的文字交相出現,照常理而言,兩條平行線是不可能交叉相疊的,然而每當他們二人分別在個別的文章中用上“你”這個稱謂的時候,我就會開始猜測,這個“你”會不會是一種情書式的秘密告白呢?青春流水,人不得不從年少蛻變走進蒼老,正如時尚界常說的一句話“花無百日紅”,歌曲也一樣,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經典”,接下來的日子依然有許多新的音樂或音樂人輩出,《按鍵回轉》除了是一種青春的憑證,或它也可稱為追憶過往歲月中,曾經流行、影響過一代人的音樂悼文。
Share this post!